为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提升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11月22日下午,肃州区人民检察院对拟制发的十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集中进行公开听证。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9名代表出席,肃州区交通局、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拟被建议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听证会由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于志国同志主持。

省检察院部署开展“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专项行动以来,肃州区检察院紧密结合“防范社会风险、维护公共安全”的检察建议主题,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的要求,针对检察办案中发现的诸如部分群体违法犯罪多发高发、犯罪行为存在脱管漏管、特殊人群违法犯罪管控不力、社会治理体系脱节等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依法开展调查核实、深入剖析发案原因、找准管理漏洞和问题根源,提出了合理有效、具体可行的检察建议。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构建立体听证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分别从案件背景、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和拟提出的具体建议三个方面,对检察建议的制发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社会治理问题原因分析、责任主体职能定性、解决对策及建议等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说理阐述。针对拟被建议单位代表各自发表的认识和看法,提出的疑虑和困惑,承办检察官进行了现场解答释疑。随后,听证员分别对每个检察建议的制发必要性、定性精准性、说理充分性、建议可行性进行了集中评议并发表了最终意见。

与会代表、委员们表示,检察机关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主动担当作为在司法办案和履职监督中敏锐洞察社会治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有效运用向被建议单位制发检察建议这一监督利器,消除安全隐患,弥补管理漏洞,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听证员一致认为,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进行公开听证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和开端,这种方式融法、理、情于一体,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不仅能拓宽公众参与司法的途径,主动让检察工作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提升检察办案质效,也能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司法的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值得借鉴和推广。
此次公开听证,是肃州区检察院首次针对检察建议制发召开的检察听证,也是检察机关首次将检察建议的审查办理方式由封闭式、书面型向开放式、公开型转变,实现“零距离、面对面”监督,用听和看的方式促进检察建议效能提升的有力探索和创新。会后,肃州区检察院将充分听取并采纳听证会意见,对拟制发的检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下一步,肃州检察将紧密结合办案实际,不断强化检务公开,坚持“应听证尽听证”的主导思想,用足用好检察听证,持续推进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的常态化、制度化,实现检察办案、司法监督全覆盖,把公开听证作为打造“温情司法”“阳光检察”、确保检察建议刚性、提升检察监督质效的有力举措,推动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创建平安和谐肃州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