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本院要闻 > 正文
本院要闻

肃州区检察院构建“12309+”模式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时间:2024-05-29 10:02:1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用好“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肃州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构建12309+”模式,以延伸平台、司法救助、检察和解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护航“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高质效办案擦亮检察为民底色。

12309+“延伸平台”,全方位保障“一站式”检察服务
12309检察服务中心是检察机关为人民服务的一线窗口,把接待群众的每一个细节转化成对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关爱的过程,始终秉承“小事连民心,民生连民心”,在彰显检察机关温情和诚意的同时,推动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在源头、在诉前,紧盯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结果答复等工作要求,让12309检察服务中心切切实实成为检察机关与群众的“连心桥”。

一是优化服务平台。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驻区综治中心,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格局,用心搭建检察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让来访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将检察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二是内外协作配合。依托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加强部门协作,优化受理审查,建立涉检线索移送、分流、反馈机制,形成“网格化服务、融合化监督、一体履职”工作模式。

三是高效检律协作。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建立网上预约、互联网阅卷、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等一系列措施,在保障律师合法权益和执业权利的同时最大限度为律师阅卷和检律沟通提供便利,提升司法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更有利于保障当事人权益。

12309+司法救助,多元化答好“民生卷”为民解忧

司法救助是护民生、增民利、得民心的好制度、好政策,12309检察服务中心积极融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做到“每案必问”“应救尽救”,切实架起司法救助“暖心桥”,今年以来受理司法救助案件5件,助推司法关爱解民忧。

一是创新数据共享。12309检察服务分中心采取“12345+12309”联动协作机制,建立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09检察服务热线信息数据协作共享,畅通司法救助线索来源渠道,努力向社会传递法律温度、彰显法律温情。

二是拓宽救助纬度。创新开展“1+n”司法救助体系,以法律援助、心理辅助、权益保障、矛盾化解等方法多管齐下提升司法救助效果,与妇联、残联、民政、教育等部门会签《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被害人及其家庭的全方位救助。

三是回访救助效果。对被救助群体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了解被救助群体现状,予以长期关怀,回访中,灵活采取实地走访与电话回访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关注救助金使用情况、被救助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被救助人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后续生活稳定。

12309+检察和解,枫桥式化解“揪心事”案结人和
坚持把化解矛盾作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抓手,勇于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创新构建“检·和”刑事和解工作体系,靶向发力力促涉案矛盾化解,让双方矛盾得到实质性化解,实现司法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是搭建专业团队。搭建“检·和工作室”,针对轻微犯罪刑事和解案件以“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律师+社会力量”模式进行强强联合,发挥专业团队优势、汇集法律专业优势、亲情感化优势,实现刑事和解团队效能最大化。

二是坚持释法说理。坚持“应听证尽听证”“以听证促和解”,充分运用上门听证、集中听证、简易听证等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与案件听证,为当事人搭建沟通的平台,让双方合理表达诉求,检察官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释法说理,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三是巩固和解战果。针对刑事和解不起诉案件摒弃“一和了之”传统做法,创新运用“不起诉后半篇文章”,通过《肃州区建立对不起诉对象社会责任实践机制的工作方案》加强与行政机关与社会公益组织的沟通配合,促使被不起诉人在公益服务中改过自新,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肃州区检察院将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导向,继续深入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贡献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检察举措,以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